1959年中国“十大名茶”评比会、1999年《解放日报》、2001年美联社和《纽约日报》将黄山毛峰、庐山云雾等十种列为中国十大名茶。那么黄山毛峰和庐山云雾是怎么创造的呢?黄山毛峰是怎么创造的?
1959年中国“十大名茶”评比会、1999年《解放日报》、2001年美联社和《纽约日报》将黄山毛峰、庐山云雾等十种列为中国十大名茶。那么黄山毛峰和庐山云雾是怎么创造的呢?黄山毛峰是怎么创造的?
黄山茶在明代就很著名了。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造工艺上有很大进步,品种也日益增多,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点、名声鹊起,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根本形成。
弘治十五年(1502)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,亦很著名。
《徽州商会资料》记录,黄山毛峰来源于清光绪年间(1875年前后),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(字静和)创办了"谢裕泰"茶行,为了逢迎市场需求。
清明前后,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、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,经过精致炒焙,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,由于该茶白毫披身,芽尖似峰,取名"毛峰",后冠以地名为"黄山毛峰"。
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,始入上海,英商品尝称好,当即名扬上海,后来“谢裕大茶号”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,享有“名震欧洲四、五载”之雀,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(东北营口),时称奉庄“谢裕大茶行”出售,深受花费者的欢迎,然后销向华北,遂名扬天下。
庐山云雾是怎么创造的?
庐山种茶,历史悠长。远在汉朝,这里已有茶树种植。据《庐山志》记录,东汉时,佛教传入中国,当时庐山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,僧侣云集。他们攀危崖,冒飞泉,竞采野茶;在白云深处,劈崖填峪,栽种茶树,采制茶叶。东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,据载,当时名僧慧远,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,集合僧徒,讲解佛学,在山中发展种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