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,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。蒙山产茶历史悠长,距今已有2000多年。蒙顶茶自唐开端,直到明、清皆为贡品,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贡茶之一。50年代,蒙顶茶以黄芽为主,近来多产甘露,

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,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。蒙山产茶历史悠长,距今已有2000多年。蒙顶茶自唐开端,直到明、清皆为贡品,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贡茶之一。50年代,蒙顶茶以黄芽为主,近来多产甘露,黄芽仍有生产。

蒙顶黄芽外形扁直,芽条匀整,色泽嫩黄,芽毫显露,花香幽长,汤色黄亮透碧,滋味鲜醇回甘,叶底全芽嫩黄。采摘于春分时节,茶树上有10%的芽头鳞片展开,即可开园采摘。选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,经庞杂制造工艺,使成茶芽条匀整,扁平挺直,色泽黄润,为黄茶之极品。有诗云:“蒙茸香叶如轻罗,自唐进贡入天府。”

蒙顶黄芽制作分杀青、初包、复炒、复包、三炒、堆积摊放、四炒、烘焙八道工序。由于芽叶特嫩,请求制工精致。由于生产历史久远,加之历史上对蒙顶黄芽加工的记录很少,蒙顶黄芽的制造工艺重要依附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、工匠口授心记、代代相传。可以说,蒙顶黄芽的制造工艺在现在来看,仍是一门近乎失传的绝艺。

如果想要喝上一杯黄茶,就要消费更多的时光和蔼力。 蒙顶黄茶的第一道工序同绿茶制造完整一样,将采摘于春分时节鲜嫩肥厚的芽头和芽叶在100多度的铁锅内炒,当叶色转暗,茶香显露时,芽叶含水率减少才可以出锅。这时,制造黄茶的症结工序闷黄就开端了。将杀青叶快速用草纸包好,使包内叶温坚持在55℃左右,放置一个多小时,中间开包翻拌一次,促使黄变均匀。这道工艺叫做“闷黄”,也叫“包黄”。其实就是促使茶叶发酵。待叶色呈微黄绿时,再度翻炒。

如此重复三次,每一次的温度、水份掌握都有细微的差异,目标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散布和多酚类化合物主动氧化,到达黄叶黄汤的请求。然后在经过第四次炒青,以整顿外形,散发水分和闷气,促进香味。起锅后如发明黄变水平不足,可持续堆积,直到色变适度,才可烘焙。 如此制造出来的黄茶,才是茶中上品。

从古至今,黄茶都产量极低,蒙顶黄芽的制造工艺更少为人知,如今,只有四川蒙顶山、湖南洞庭湖、安徽大别山等地才有少量生产。近10年来,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,产量增加,质量进步,不仅为国内人民所爱好,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,深受美国、日本、泰国、瑞士、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。